河南高考的“3+1+2”模式

前言:

河南省从2025年起正式实施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,取代传统的文理分科制度。这一改革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,优化考试招生机制,并促进综合素质评价。以下是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:

考试科目构成

  • “3”:指全国统一高考科目,包括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含英语、日语、俄语等),使用全国新高考I卷,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。
  • “1”:指首选科目,考生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,由河南省自主命题。
  • “2”:指再选科目,考生需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中选择2门,同样由河南省自主命题。

成绩计算方式

  • 总分750分
    • 语文、数学、外语:每科满分150分,按原始成绩计入总分。
    • 首选科目(物理/历史):满分100分,按原始成绩计入总分。
    • 再选科目(2门):每科满分100分,采用等级赋分制转换后计入总分。
  • 外语听力:2025年、2026年暂不计入总分,2027年起听力(30分)正式计入外语成绩。

与传统文理分科的区别

  • 科目选择更灵活:传统模式仅2种组合(文科:政史地;理科:物化生),而“3+1+2”提供12种组合,如“物理+化学+生物”或“历史+地理+政治”等。
  • 考试内容统一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不再分文理卷,所有考生使用相同试卷。
  • 录取方式调整:按物理类、历史类分别划线、投档,采用“院校专业组”志愿模式,取消本科一批、二批批次划分。

录取与志愿填报

  • 院校专业组模式:高校按选科要求分组,考生填报志愿时需符合专业组的科目要求,如“物理+化学”组只能由选考该组合的考生报考。

    批次合并:2025年起,本科一批、二批合并为“本科批”,仅保留提前批、本科批和专科批。

配套改革措施

  • 合格性考试:所有高中生需参加,成绩作为毕业依据,但不计入高考总分。
  • 综合素质评价:涵盖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劳动与社会实践,作为高校录取参考。

组合方式

河南省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下,考生共有 12 种科目组合可供选择。具体组合方式如下:

  1. 首选科目为“物理”的 6 种组合

    1. 物理 + 化学 + 生物(传统理科组合)
    2. 物理 + 化学 + 地理(适合理工科,地理可替代生物)
    3. 物理 + 化学 + 政治(适合医学、法学等专业)
    4. 物理 + 生物 + 地理(适合环境科学、农林类)
    5. 物理 + 生物 + 政治(适合生物医学、心理学等)
    6. 物理 + 地理 + 政治(适合建筑、城乡规划等)

    2. 首选科目为“历史”的 6 种组合

    1. 历史 + 政治 + 地理(传统文科组合)
    2. 历史 + 政治 + 化学(适合法学、社会学等)
    3. 历史 + 政治 + 生物(适合教育、心理学等)
    4. 历史 + 地理 + 化学(适合地理科学、旅游管理等)
    5. 历史 + 地理 + 生物(适合生态学、农林类)
    6. 历史 + 化学 + 生物(适合医药、护理等)

    3. 组合选择的影响因素

    • 高校专业要求:部分理工科专业(如计算机、机械)要求必选“物理+化学”,而文科类专业(如历史学、哲学)可能要求“历史”优先。
    • 个人兴趣与能力:如果擅长理科思维,物理类组合更有利;如果擅长记忆与文科分析,历史类组合更合适。
    • 竞争情况:物理类组合可报考的专业范围更广,但竞争可能更激烈;历史类组合竞争相对较小,但专业选择较窄。

    4. 如何选择最佳组合?

    1. 参考目标院校及专业要求(如医学类通常要求“化学+生物”)。
    2. 结合自身学科优势(如数学、逻辑强的学生更适合物理类)。
    3. 考虑未来职业规划(如想学法律,可选择含“政治”的组合)。
本文结束 感谢您的阅读
正在加载今日诗词....